一早,刷到五角大楼的那份通报,我是真有点愣住——美国两艘战略核潜艇直接开进了俄罗斯周边所谓的“必要区域”。这可不是演习用的气势,硬是冲着莫斯科来的。巧得很,几乎同一时间,俄方也甩出大招:准备批量生产“榛树”高超音速核导弹,还打算年底前就扔到白俄罗斯。
那一刻,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既视感——好像历史的钟摆又荡回了冷战深处。不过,这次的玩法似乎换了剧本。
公开数据摆在那儿:俄手里总共差不多5459枚核弹头,其中战术核弹就有1800枚,这让美国那点不到200的战术弹看上去……嗯,确实寒酸。虽然在战略核力量上,美国还有点优势(差不多1770枚现役),可一到近距离动手的局面,它就有些拿不出手了。这大概也是为什么,华盛顿突然让水下的大家伙多露露脸。
“榛树”这个名儿其实挺文静,但谁都知道它不是什么好招呼的东西——高超音速的核打击,飞起来比大部分洲际客机还快,一旦部署在白俄,美军在欧洲铺开的那些基地都得长点心。更要命的是,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2026年就到期了,现在看美俄谁都没打算续,那可是唯一能把核弹头数量按住的“笼子”,要是真没了,大家造弹的脚就彻底松开了。
说回战场上,俄军在乌克兰这段时间动作不少,高超音速“匕首”直接怼乌南机场,多少像是一场实战版的演练——几分钟搞定高价值目标。相对的,乌军那边蜂拥着用无人机去骚扰俄的核设施,让人忍不住担心,一旦哪处出事,事情可能立刻脱轨。
更广的格局里,美国、俄罗斯、中国走的核路线各有心思。美国那边,特朗普政府干脆拉了个1.7万亿美元的核升级计划——潜艇、轰炸机全都换新。俄罗斯依旧靠数量占位,再辅以高超音速和中短程的快打思路;中国走的是另一条道,更注重质量和可控,且一直坚持“不首先使用”,甚至主动推动国际条约。
我私下觉得,这场较量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俄乌延伸,它更像是全球核秩序被重置的序章。冷战时两人隔桌下棋,现在变成三个人关在屋子里,各自手里还摸着刀,谁心里都没底。
有朋友调侃说,这长得很像一场赛车——只不过护栏正在慢慢拆掉。想想都有点毛骨悚然。
等到2026年,条约彻底到期,护栏没了,大家真准备好在这条赛道上一脚到底了吗?
我不知道你的看法,但我真有点好奇:你觉得,美俄这一轮核潜艇和导弹的互秀,是纯粹的吓唬,还是离那条红线越来越近了?
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
股票杠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